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Site-Based Management: Boon or Boondoggle?

以網絡為基礎管理的起源

以網絡為基礎管理起源於工商業領域。在過去20世紀中,是一個工商業透過授權的工作模式改變工人的角色而刺激了經濟成功與品質之提升,並進而得到廣泛注意。主要是透過給授權予更大的自由去管理自己的團隊。後來這樣的工商業模式被移植到學校系統,學校變成以網絡為基礎的管理模式。研究者指出,在1986年後,美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學區已經採取了某些形式的以網絡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自此以來,根據指標,許多地區已訂立相關實行的辦法。


於實務工作時,可以透過共享願景的闡明、充分授權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增權賦能並提供充足且具體的資源讓整體性永續經營與發展。學校領導者的角色也須再重新去做思考與定位。

以網絡為基礎的經營理念採行參與式的決定,注重成員情感取向,注重非正式組織並針對校園自主、彈性治校與運用資源等作法加以調整,提供學生自治與學習的機會,使校長、教師、學生與家長皆成為學校經營的主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